因为在腊月中送走了老人,快要过年了,气氛还有些沉闷,因为过年,冲淡了些老人带来的伤感,越是靠近月底,也渐渐地喜庆起来。平娘后来又闹了几次,不过村里那么多人,她辩不过,又不能如村长所说一般去报官,而且族谱上进防的名字改到了他们夫妻名下。再闹也是没理,只能愤愤放弃。
平娘不管她,尴尬的看向秦肃凛,她不怕张采萱,但是对秦肃凛,村里许多人都有点憷的。他出身和他们这些人不同,再有就是他和周府的关系,还有秦肃凛整天板着个脸,对谁都一脸寒霜,一看就不好说话。
要说谁愿意去,肯定没有人愿意去。骨肉分离背井离乡不说,说不准还要丢命。一百斤粮食,哪里是那么好得的。
边城对于这些一辈子都没有出过都城的百姓来说,实在是太遥远了,谁知道去了这辈子还能不能回来。至于剿匪,青山村外头那些劫匪他们都怕了躲着不出去,还剿什么匪?
本以为他们夫妻是来帮忙的, 两老人相依为命,要是纠葛深,还得是他们夫妻,不是老人欠了他们, 而是他们欠了老人的。这事村里年纪大些的人都知道, 所以, 他们帮着料理丧事再正常不过了。没想到却是来分房子的, 老人还在底下压着呢。
要说生意最好,还得是卖糖和盐的那个人,然后就是绣线这边。张采萱挑完了绣线,又去了那边,买了两罐盐一罐糖,她买这些,在村里只能算是平常,尤其是盐,哪怕再贵,村里也多的是人买两罐三罐的。谁知道过了这一回,以后还有没有得买?
没了人,抱琴爹娘就没有顾忌了,她根本不避讳张采萱两人,低声道:抱琴,我们家总不能让你爹去?你爹一大把年纪了,要是去了,跟让他死有什么区别?
Copyright © 2009-2025